新華社
秋日的江西遂川,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。在這里的秀美山林間,吉康改擴建如同一條玉帶般蜿蜒伸展,詮釋著“人享其行、物暢其流”的美好愿景。
三年來,安徽建工路橋吉康改擴建C1標項目全體建設者錨定“打造交通強國江西樣板路、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路”的建設目標,優質高效完成工程建設任務,以匠心和汗水為江西交通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生機與活力。
作為江西省主要的南北大通道,大廣高速吉康段日均車流量達2萬輛次以上。在項目建設過程中,必須保證四條車道通行,如何高效、安全推進工程建設是擺在項目團隊面前的難題。
面對施工任務,項目團隊實施“清單化”管理模式和“做一段成一段”的施工理念。此外,建設者們積極創新思路,通過反復優化交通導改方案,加強交維設施投入,有效提高了通行路段的安全性。
另一大難點則是佛子嶺隧道施工,該隧道全長4.28公里,處于地質斷層,存在易坍塌、淋水及涌水等難題。在施工過程中,C1標建設者采用成套先進技術方案,經過450個日夜的奮戰順利完成貫通任務,創造該公司在同類型隧道施工中的最快紀錄。
此外,項目還積極探索管理模式與“互聯網+”的融合。通過BIM模型建模,與進度、計量、質量、安全、智慧工地應用等業務模塊關聯,可自動獲取構件基本信息、地理位置信息以及產值、計量等動態信息,從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設效率和質量。
在建設過程中,項目因地制宜,重點對循環利用、環境友好等要素進行統籌規劃,做到“筑建綠水青山道,傳承紅色文化魂”。
為減少和抑制揚塵,項目建立全封閉的綜合場站,并配備自動噴淋系統、智能噴霧降塵裝置及煙氣凈化設施,實現自動化降塵。在攪拌站粉罐頂部安裝脈沖除塵器,利用電磁脈沖技術清除空氣中的粉塵,從而在生產過程中實現綠色、環保的提升。
除了環境治理,項目還通過工藝改進提升環保水平。在隧道施工中,推行“零開挖”技術,采用暗挖方式入洞,并在初支階段即實施貼壁施工,確保在隧道安全快速推進的同時,能夠減少對洞口自然景觀的破壞。
項目團隊還積極踐行“永臨結合”的理念,按照永久性道路的標準建設施工臨時便道和“三改”道路。交通導改期間使用的混凝土護欄,在施工完成后被重新安置于中央分隔帶中,從而大幅減少了對臨時隔離設施的需求,實現了成本節約與環境保護的雙重目標。
修路架橋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。在工程建設中,項目聚焦協調解決群眾身邊的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積極投身當地公益事業,實現項目建設與當地發展的良性互動。
2022年6月,連綿雨季引發的洪水淹沒當地地勢低洼的農舍,項目部立即組建了20人的黨團員志愿服務隊,轉移村民至安全地帶。2023年春耕時節,項目部積極調用挖掘機幫助村民快速清理灌溉池塘和水溝,協助村民翻墾菜園、清理碎石,解決了農民的實際困難。針對528鄉道因道路狹窄、坑洼及臨崖防護設施失修而嚴重影響通行的情況,項目部擴建4公里錯車便道,翻修3公里村村通道路,并增設5處臨崖防護設施,方便當地村民出行……
如今,吉康改擴建C1標項目建成通車,已成為一條充滿綠意的生態之路,一條承載人文內涵的文化之路和一條充滿發展機遇的致富之路。安徽建工路橋的建設者們將繼續肩負使命,在江西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彰顯更大作為。